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信念坚定  业务精通  作风务实  清正廉洁 以审计精神立身 以创新规范立业 以自身建设立信

【工作研究】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方法研究

2022年05月23日 15:35    兰陵县审计局 冯瑞宝    点击:[]

摘要: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积极构建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与民营企业收益最大化的目的不同,国有企业承担着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肩负着建设成熟市场经济体制、服务于社会的使命。其经济总量相对较大,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随着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不断推进,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需要审计人员不断创新审计方法。

关键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在社会转型新时期,为强化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管理与监督,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做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营造自律、廉洁的氛围,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经济责任审计有效制约和监督国家治理中的执行权、决策权,有效实施监督控制系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但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许多问题。在相关规定中,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实行,完善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机制,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履行经济责任的意识。2018年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也有新的调整,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2019年《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出台,对审计对象范围、审计重点内容和审计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变化,势必推动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向纵深发展。针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要求审计部门把握经济责任审计发展趋势,主动变革内容和方法,切实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

一、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一)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包括:第一,重大经济决策情况。宏观经济管理措施,企业改革、招商引资、基本建设、对外投资、制度建设等等。第二,任职期间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目标,以及完成情况。各项财政财务指标,以及各项经济指标,比如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各项经济指标完成率、专项资金(基金)支出率等等。第三,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预算执行情况[1]。比如内控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等。财政资金领拨和缴纳情况。预算外资金使用、效益情况。资产、负债、净资产的完整性、合法性。国家财政法规、政府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第四,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财经法律、法规部遵守情况。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任期内,通过分析预算(或财务计划)执行情况,债权债务情况,主要经济和业务指标完成情况,领导干部个人廉洁从政情况,重大经济决策、实施和效益情况等等,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履行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分清应负的经济责任,遵纪守法情况。

(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1.审计对象的特点

我国政府部门的职能是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国有企业的作用是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民营企业在经营中,目标是收益最大化,具有逐利化的特点。但国有企业不仅要承担经济效益,还强调社会责任的履行。国有企业需要促进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于社会。相比其他常规的审计,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审计效益性、合规性,是对人的审计,对事的审计。评价与鉴证-定时期内,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行为、经济活动、经济管理等。分析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对经济责任的履行程度。审计对象是国有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等,国有企业与国有控股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受国家委托,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行使国有企业经营权,是国家和人民群众的代理。需要负有一定的经济责任。随着委托代理的发展,将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开,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与国家利益有一定的分歧。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归于国家,相比普通企业的领导人,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缺乏广泛的自主决定的权力,也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特殊方针政策等[3]。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有一定的管理权、使用权、经营权,对国有资产和资金的管理,有很大的程度。

2.审计内容的特点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是常规审计的主要内容。围绕被审计对象,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关注被审计对象参与的经济活动,以及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等等。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对被审计对象的政策执行情况、企业管理情况、经济决策情况、涉及的非经济活动、执行法律法规情况等等,进行评价[4]。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来说,行政职能的审计是重点。对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来说,注重经济责任审计,比如个人的廉洁从业情况。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内部机构设置、党风廉政建设等情况。国家层面的财务管理情况,财政预算决算编制情况,资产资金的管理、增值保值情况等。

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

部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没有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工作,存在思想误区。全程监督管理领导干部时,一些人事组织部门只是委托审计部门,表面形式任用干部,依据审计评价。没有保证审计监督的权威性、独立性。限制和干扰内审人员的判断、审查、评价。对同级别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审部门遇到较大的阻力。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审计部门必须听命于行政领导,将其只是作为企业的一个行政管理部门。受利益驱动的影响,行政干预国有企业的审计部门,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审计技术手段落后

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任期内,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由于情况错综复杂,任职期限相对较长。审计人员需要对其任期内法纪责任、管理责任、财务责任、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进行审查,还需要对其任期内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现任与前任交叉的经济责任问题,可能在审计中存在[5]。必要时,需要追溯审计,明确发现的重大问题。但有内部审计,采取传统手工审计的方法,进行查找相关会计凭证、手工翻账摘抄、人工汇总等。缺乏专门的审计软件。审计的技术手段相对滞后。目前,基本实现了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审计无法共享会计电算化系统资源。原始的审计方法、审计技术等,影响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审计质量,以及审计效率。

(三)审计时效性弱

考虑到纪律原则的问题,一般不提前通知领导干部的职务变化。无法有效实施“先审后离”的原则。目前,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先离岗后审计,先任命后审计。离任者离岗,继任者已经到位,开展审计工作。甚至有的已经离开了很长一段时间,先离任后审计,内外部环境变化比较大,审计监督缺乏时效性[6]。失去了考核和监督的意义。有关部门临时交办的经济责任审计比较多,审计部门人手不足,时间紧、任务重,造成审计时效低下,难以保证及时完成,以及审计质量。

(四)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

虽然在有关规定中,为责任界定奠定了基础,对审计结果运用有一定的要求。但实际上,没有充分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使用、问责等中,重视程度不足。在服务管理、查处违规、支持决策等中,没有充分发挥内审的作用。内审机构向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送达审计结果。分别报送纪委、巡查办、组织人事等部门。巡查办、纪委作为干部廉政情况归档管理[7]。组织人事部门作为奖惩、任免、考核的参考材料,以及干部实绩进行归档管理。内审机构归档审计项目的业务。由于先离后审,有些因为人已经离任而不了了之,没有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结果,作为组织人事部门的依据。组织人事部门任用,与审计完全脱离。在改革新时期,行政问责机制、经济责任审计相脱节,审计流于形式,没有充分运用审计结果,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协同作用。

(五)审计人员素质有待加强

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素质、政治素质等,与审计工作质量存在密切的关系。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队伍中,第一,有的审计人员不足。如果多个审计项目同时开展,人手不足,就会临时抽借人员,可能出现没有抓住审计结果的关键点,表达不够准确,分析不够透彻,很难保证审计人员的质量,以及审计的质量。第二,许多内部审计人员属于单纯的审计专业,或者财务专业,知识面相对狭窄。审计团队中需要有综合性的人才,比如熟悉环境保护、工程造价、经济贸易、计算机等,对提升审计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评估被审计对象的准确性、全面性。经济责任审计与许多业务部门相关,更需要综合型人才。第三,个别审计人员的缺乏职业道德,政治素质不高。有的工作马虎,有的自以为是,有的怕得罪人,影响审计结果。

(六)对经济责任的界定困难

我国对审计评价工作,有纲领性的指南,出台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和实施细则,指导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进行。但尚未形成公认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认识不统一[8]。不仅影响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发挥,也增加审计评价的难度,使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增加。

三、完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策略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重视程度

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要提高国有企业的重视程度,被审计经济组织应履行义务和责任,配合和协助审计部门的工作,做出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正确评价。通过审计工作,也可以帮助新任或连任领导找出问题、摸清家底、吸取教训,促进决策的科学性。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完成审计目标。

(二)更新审计技术手段

在新时代下,传统以账簿为主要工具的审计方法,已经不适用。经济责任审计时间跨度范围较大,要求较高,需要更新审计技术手段、审计模式。国有企业要创新审计手段,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可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寻找共享审计资源与财务的路径。利用已开发的信息系统,可以建立审计接口,联系采购系统、成本系统、财务系统等等,共享现代信息系统资源,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9]。条件成熟的国有企业,可以自行开发审计软件,提高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建设审计信息系统。

(三)提高审计时效

坚持先离岗,后审计,再任命,可以提高审计的时效性,充分利用审计成果。如果无法做到“先审后离”的原则,可以考虑关口前移。进行任中审,如果条件允许,通过任中审计,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任职期内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包括违法违纪行为,内部控制落实情况,潜在风险,决策方案的贯彻情况,战略实施情况等等。有效监督内部控制,发挥审计的规范、预警和预防作用。从而实现防微杜。领导干部任期内的履职情况,与审计结果直接相关,可以提升审计时效,促使领导干部主动关注,被审单位主动配合。审计任务下达审计部门后,审计部门要提高工作效率,立即分解到每一位成员,制定方案计划,全过程动态管理审计工作。

(四)加大审计结果在干部问责和任免中的运用

在我国转型发展和深化改革的新时期,行政问责启动的重要基础,是经济责任审计。真正发挥审计作用,实现审计的目的,需要有效运用审计结果。将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有机结合经济责任审计,经过“问题发现”环节,提前介入审计,从而进行问题处理。有效制定与执行行政问责制度。纪检监察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审计部门需要信息共享,从非常态化问责,向常态化问责转变,将纪律处分制度结合审计结果,为纪检部门提供澄清、处分的依据。从被动问责,向主动问责转变,干部任免机制结合审计结果,为组织部门提供调整、任免领导干部的依据。是否给予干部处分或者澄清问题的依据,从而使审计结果与纪律处分制度相结合。

(五)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政治素质等,直接关系着审计风险、审计质量。审计工作的开展行为主体是审计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执行者,是审计人员。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客观、科学有效,需要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除了专业的审计知识和技能,财务、会计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综合分析能力,利用现代管理知识,判断、鉴别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情况,提高审计质量。要重视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支持、鼓励审计人员参与各类学习培训。采取多样的学习方式,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获取真实客观的审计结果。加强培养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政治思想等,重视责任感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政治素养等。审计人员要秉公办事,依法审计[10]。要提升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审计人员在看待问题时,有辩证地、系统地、历史地的思维。构建有严格职业操守的审计人员队伍,有能力,敢于揭露问题,提升整体审计水平。

(六)适当扩大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域

近年来,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企业可以适度布局,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加大国企参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力度。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参与,适度降低了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预,要强化任期内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根据需要,在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和评价预计实现的、已实现的经济效益审计事项。可以实行“分责型”模式,结合效益审计、工程审计、实物资产审计、管理审计等。可以将同级审计、上级审下级相结合,一果多用。可以同步审计党政领导干部。审计总经理,同时审计党委书记,贯彻落实党委主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监督管理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业的情况,党委书记是否发挥带头作用。对党委书记分管业务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效率,促进整改意见的落实。

四、总结

总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为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需要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制度建设体系,不断发展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使审计工作有制度可依。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要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依法合规经营,统一思想,积极主动适应企业治理的要求,以及国家发展的新形势。把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党风廉政建设、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紧密相连。相关部门相互协作,信息共享,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李莉.关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J].经营者,2019,33(11):159.

[2]冯倩.关于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9,(3):116,118.

[3]蔡爱兰.如何完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J].现代营销,2018,(3):184-185.

[4]倪亚梅.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防范[J].中国经贸,2017,(15):263.

[5]倪亚梅.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建设[J].中国经贸,2017,(11):262.

[6]兰飞,刘维婧.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研究[J].财政监督,2019,(13):78-82.

[7]彭公云.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存在的问题[J].财讯,2019,(20):79.

[8]郭敏.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3):136,139.

[9]王喜荣,石欣欣.新常态下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19,29(3):71-74.

[10]郑晓.浅谈国有企业管理者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和策略[J].财经界,2019,(14):139-14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