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信念坚定  业务精通  作风务实  清正廉洁 以审计精神立身 以创新规范立业 以自身建设立信

麦收时节

2021年06月18日 18:56    郯城县审计局    点击:[]

上班途中要经过一片田地,微风拂过麦田,涌起层层的麦浪,一望无际的麦田像披上了一层黄纱,金色的麦浪翻滚着,沉甸甸的麦穗像羞涩的小姑娘,害羞得低着头。又是麦子成熟时,又到一年收获季,把我的记忆带回到了童年。

对于生于80年代的乡下娃来说,收麦并不陌生。那时,每年的三夏收获季节,是农民最忙碌的时候,也是最隆重的时刻。麦子刚消青泛黄,家家户户便准备好了镰刀、木锨、木叉、草帽等农具,收麦前还有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收拾打麦场,我们家乡叫“按场”。为了摊麦碾麦,乡邻们好几家的麦场连成一片,中间是没有缝隙的,如同现在的大广场。翻耕均匀后,用牛拉着石碾,一遍遍把土块压实,直到泥土光滑平整,这样,麦粒在如镜般的土地上才会不沾土粒、干干净净。

那个时候学生们是放麦收假的,说起麦收的记忆,最深刻的当数“看场”和“捡麦穗”了。当时的我,只有十多岁,割麦是没力气的,干不了重活。但麦收时节农村是没有闲人的,即便是白发苍苍上了年岁的老人,或捡麦穗或照看场院。大人们去地里收割,我就在麦场看管收回的麦子,几家的麦子按片堆放在麦场上,堆积成一座座小山。我这个“管家”是一刻不敢松懈的,虽然为了休息,当时有个简易小屋,里面放上张小床或席子,我是从来不敢在里面睡觉的,我认为那些成堆的麦捆是由我负责保护的,我就是个“战士”。现在想来,小小的我就因被赋予看管使命,在内心播种下“责任”。

最美好的童年麦收记忆便是捡麦穗了。每块地收割完,地里会遗落很多麦穗。母亲会给我准备一个小篮子,让我捡拾掉下的麦穗。麦穗稀稀拉拉地散落在麦茬上,我变腰捡起,手里捏的是带杆的麦穗,篮子里装的是掉落的麦穗头。“一麦穗,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一开始是新鲜的,欣喜的,但拾麦穗其实也是一项累人的活儿,费眼、费手、费腰,顶着烈日,重复着弯腰、直腰、伸手,把一颗颗躺着麦茬里的麦穗拾起来,不多长时间汗珠便开始在脸颊流淌。我捡拾的麦穗,母亲是单独放着的,不与成堆的麦子放在一起。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等到几天的收割捡拾结束,母亲把我带到一个小麦堆前,跟我说“妮子你看,这些都是你捡回来的麦穗”。看着小山般的麦堆,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我的“战利品”这么多,看似不起眼的付出,却有了如此收获,一种自豪和价值感涌上心头,辛劳和疲惫一扫而光。我明白了母亲的用意,她用这种方式激励我,培养我的价值感,无声地告诉我, 事物无大小,小小的事情认真做、坚持做、细心做,一样是做得有价值。

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单位,抬首看到了“中国审计”的字样,记忆被拉回到眼前。做审计工作12年了,最初的新鲜感褪去后,每天重复着一个个的项目,我也曾感到枯燥,也曾失去激情,也曾因无出色的工作业绩而苦恼。“事物无大小,小小的事情认真做、坚持做、细心做,一样是做得有价值”,在我的脑海闪过。仔细想想,麦收与审计竟如此相似。

那个年代的麦收时节,从收拾场地到摊场、圆场、碾场、翻场、再碾场、起场、归仓等工序,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这让我想到了审计程序和环节,审前、审中、审后,从审计前的准备到审计报告的出具,完成了从收拾场地到归仓的过程。而当时的麦收,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靠多个家庭共同劳作,才能创造出效率。他们时而分时而合,分工不分家,既注重个体作用又发挥团队整体效应。这不正是审计团结协作精神的体现么。而孩童时代的看场经历,从小便树立了责任心,体现在审计工作中,便是审计的责任和担当;拾麦穗,让我体会了小事做好的价值感,激励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守初心。

多年前的麦收情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回想起来带着苦涩的童年,却成为永远美好的记忆。如今的麦收时节,有了联合收割机,短短几小时便颗粒归仓,割麦、碾场、拾麦穗,已成为那个时代的乡愁记忆。而审计,也在信息化时代下,运用大数据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实现了工作效率和效果的双提升。而我,将会继续修炼自己的内心,创新方式方法,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让当年的“麦穗”凝化成今日的审计成果。

我似乎闻到了那麦浪的香味儿,那么香,那么甜,沁人心脾。于是,我加快了步伐,继续投入到了审计项目中。(张艳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