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苍山县审计局把审计复核作为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审计方案、工作底稿、审计结论及审计程序复核上下功夫,促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是强化审计方案复核,提高审计内容的全面性。前移复核关口,把审计方案纳入审计复核范围,并作为复核工作的切入点,早复核、早调整、早完善。对照审计方案,检查审计内容的完整性,看是否达到审计质量控制要求的范围和目的,有无缺项、漏项;分析审计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看审前调查是否扎实有效,审计方法和措施是否符合项目实际;检查审计方案及调整的合理性,看是否有领导授权,有无擅自变更审计方案内容,随意缩小审计范围等问题。 二是强化审计底稿复核,提高审计记录的可靠性。把审计工作底稿复核作为审计复核工作的重中之重,详细检查、仔细核对、及时整改。对照审计方案和工作底稿,检查两者内容上的一致性,有无应审未审事项;看审计查出问题来龙去脉是否清楚,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有力,有无审查不深不透问题;检查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相互印证,有无材料不足、以估代审等现象。对于存在问题,责成审计组及时补足补齐有关审计底稿和取证材料。 三是强化审计结论复核,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检查审计报告等审计结论的要素是否完整,结构是否合理,表达是否准确,能否达到审计准则的要求;审核审计结果反映的事实是否真实,审计证据是否完备,审计意见和建议是否切实可行;核对审计查出问题定性是否准确、处理处罚是否到位,同一问题的处理口径是否一致,有无定性不准、处理不当的问题。 四是强化审计程序复核,提高审计程序的合规性。坚持审计复核与项目审计同步,全程监控审计工作开展,确保审计工作合法合规。检查是否进行审前调查,审计方案是否存在逆审计程序后补的情况;审计通知书送达、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审计决定下达及审计结论落实等法定时间是否符合审计法规要求;审计组是否按照审计程序进行内部控制测评、余额测试、分析性复核和审计抽样等工作,有无工作不细造成遗漏和结果错误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