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季文卿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村居会计报告质量,推进三资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审计局在全市全面全市推行乡镇内部审计,创新“1+N”审计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临沂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乡镇内部审计路子。
一是构建乡镇内部审计体系,夯实“三资”监管基础。自2014年起,临沂市以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切入点,在全市156个乡镇(街道)设立独立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589名,形成“市级统筹、县级指导、乡镇实施”的三级联动机制。截止目前,全市已圆满完成三轮审计全覆盖,第四轮村居干部经责审计正在扎实推进。截至2024年,累计完成对全市9000多个独立核算村居36964人(次)村居干部的经责审计,审计资金总量累计3098亿元,查出各类问题资金758亿元,移送处理村居干部4263名、非村居干部497名,成功化解信访问题3449个,在加强“三资”管理、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创新审计模式,破解“三资”管理难题。针对村集体资产底数不清、经营不善、监督缺位等问题,我市通过“1+N”模式实现精准突破,“1”即持续开展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按每年不低于20%的比例开展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确保3-5年内实现村级全覆盖。N”就是将审计触角拓展至“三资”管理、“三农”政策执行、乡镇财务收支、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等领域。2024年,市审计局组织全市156个镇街内部审计机构,对全市3655个农村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专项审计,通过审计,为盘活集体闲置资源、增加集体收入和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审计保障。
三是深化协同联动,凝聚监督合力。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创新巡审联动工作方式,与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等联合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重点,增强审计监督合力。依托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管理系统开展乡镇内部审计,集成人员管理、财务审批、合同预警等功能,实现“一套系统、全程监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市级内部审计人才库,通过“以审代训”“专题培训”等方式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下一步,市审计局将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内部审计的指导监督,推动实现乡镇内部审计对村级经济责任、专项资金、重点项目的全覆盖,为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审计力量。
感谢您对审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临沂市审计局
2025年9月8日